学术活动

       6月19日,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在京成功举办了2023年第四期智库沙龙活动。本期活动是围绕知识产权规划指标实现情况评估的专题研讨,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易继明、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单晓光、科技部评估中心知识产权与法务部部长邓益志、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所长李俊、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副处长曲婉等专家,就“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规划指标的高质量发展导向作用发挥及重点举措、知识产权规划指标实现中面临的问题、知识产权规划指标的优化完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会议由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谢小勇主持。相关观点摘编如下:

       易继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指标传递出非常清晰的质量导向信号,彰显了知识产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升质量的转变。指标实现的评价既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和设置出发点,也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后续,建议立足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中的功能角色作用优化调整,如增加双边性的、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知识产权相关指标等。

       单晓光(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以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指标引发全社会的关注点转向重视“专利价值和经济效益”,对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建议在推进实现规划指标的过程中,强化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划分,推动构建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同时,在未来规划的知识产权指标设置时建议从国际化、可比较的视角出发,强化对专利、商标、版权等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综合考量。

       邓益志(科技部评估中心知识产权与法务部部长):

      “十三五”时期到“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规划指标的变化体现出了更加鲜明的质量导向,全社会重视知识产权质量的共识正在逐步形成。在评价指标实现情况时,要注重指标与任务推进的映射关系。未来,需进一步细化、深化对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价值的评价评估。

       李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所长):

      “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指标向社会传递出知识产权重质量的信号,在激励地方加大政策和研发投入,推动经济、贸易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拓宽视野,从国际性、经济社会发展等更多视角审视知识产权,更加突出知识产权的创新导向和应用导向。

       曲婉(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副处长):

       高价值发明专利指标是高质量发展在知识产权上最显著的体现,既强化了专利质量和效率导向,又强调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定位。在未来规划的知识产权指标设定时,建议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层面构建高价值发明专利相关指标,进一步突出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