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6日25日,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讨会在重庆理工大学召开。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田力普、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雷霆出席会议并致辞。谢小勇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主持知识产权交叉学科建设分论坛。朱雪忠、孙玉涛、宋河发、徐家力等来自15所高校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

田力普回忆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发展历程和时代需求,指出,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性愈发突出,青年人才们具有更广阔的舞台,也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高校是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优势,主动对接国家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需要,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等领域先行先试,为助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谢小勇指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知识产权事业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学科建设作为提升知识产权教育水平的“定海神针”,是系统推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和保障。传统学科分类将知识产权放在法学或管理学一级学科下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与社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严重不符,亟待构建新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学科体系。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其综合性、创新性、成长性特点与知识产权客观规律和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高度契合,为推进知识产权领域突破传统学科束缚,实现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各位专家的围绕这一主题的真知灼见为知识产权领域进一步推进一级学科建设,高水平的培育知识产权人才提供了宝贵思想与智力支持。  

与会专家们围绕知识产权交叉学科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知识产权核心课程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知识产权人才是激励创新、引领创新、保护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人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的任务。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进一步明晰知识产权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培育复合性的专业化人才,为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作为研究会以高校作为主要成员的分支机构,旨在搭建高校知识产权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凝聚高校知识产权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发挥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科研优势,共同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移转化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取得圆满成功。